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宏观经济形势,市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推进制度落实年、监管提质年、党建创优年“三个年”活动为抓手,持续加强国企党的建设,稳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激发国有资本活力,增强国资治理能力,国资国企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0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面对疫情的不利影响,把企业提质增效作为对冲疫情影响的关键举措,重点开展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一是主要经营指标逆势增长。经测算,2020年5家市属国有企业(不含洋河股份)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5.53亿元,同比增长9.37%;实现利润总额4.53亿元,同比增长39.49%;实现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40.24%。洋河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位居全省企业第四、实体企业第一。二是融资成本大幅降低。将成本费用率和融资成本管控首次纳入市属国企年度目标考核。举办首届国企与银行机构融资洽谈会,与17家银行机构面对面对接融资需求。截止11月末,市属国企到账融资综合成本3.69%,较去年存量融资成本下降26%,节约融资成本2.4亿元。三是资产提质步伐加快。梳理低效无效资产450亿元,分类建立低效无效资产台账,制定盘活处置方案。排查“僵尸企业”12家,制定清理三年计划,今年以来已清理僵尸企业6家。
(二)国企改革稳步推进。一是现代企业制度加速建立。进一步理清企业党委、董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指导市属国企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制定实施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规程。出台《市属国企外部董事管理暂行办法》,公开遴选20名外部董事专家库成员,目前已在产发集团、交通集团试点委派外部董事。启动工资总额管理,完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二是资源整合妥善实施。形成市场化化解项里景区债务实施方案、小岭垃圾公司整体无偿划转水务集团方案。小岭垃圾公司无偿划转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划转至水务集团。三是市场化实体化转型持续推进。江苏通湖物流园、宿迁(上海)协同创新基地、城投生活广场、城投远大装配式工厂、文旅真英雄俱乐部、八角楼书店等一批市场化实体化项目开业运营。宿迁交建、淮海租赁等一批市场化企业规模持续扩大,经营效益逐年提升。四是区域合作实现突破。市国资委与宿城区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推动市属国企与宿城区在园区开发、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开展合作,统筹市域国资国企联动发展,增强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五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规范实施。印发《市属企业混合所有改革操作指引》,进一步规范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序,今年共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3家。
(三)社会责任切实履行。出台支持市属国企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九项政策措施,鼓励国有企业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引领作用。一是项目推进有力。稳步推进高铁商务区市政配套工程、学校建设工程、市管区域排水防涝建设工程、皂河古镇保护建设项目等40个重点工程与民生实事项目。扎实开展万企联万村行动,今年共组织推动省属企业、市县区国企对接项目70个。二是房租减免有序。全市国企合计减免1138家中小微企业和商户租金4485.86万元,其中市属国企减免298家808万元。市属国有企业工程项目率先复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233家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三是金融支持有效。产发集团担保费率平均下调0.3%,减费让利600余万元;依托担保、小贷、融资租赁等服务,帮助近千家中小微企业融资50余亿元。
(四)国资监管效能提升。一是国资监管机制更加完善。制定《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市属国有企业问题整改监督闭环管理实施办法》等12项制度,不断提升国企监管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国资监管向管资本稳步转变,压缩出资人权力事项至13项,压缩市属国企投资负面清单事项至8项,持续保持全省最少。二是考核导向作用充分发挥。“一企一策”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创新实施特殊事项清单、项目实施清单、改革创新清单考核,引导企业服务发展大局,提升经营效益。三是风险防范化解取得实效。开展市属国企国资监管制度落实情况综合检查。编制财务快报、融资月报、运营分析季报、资产统计年报,动态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加强债务风险防控,梳理市属国企存量债务,编写防范金融风险提示报告。编制《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预防职务犯罪简明法律知识读本》,加强职务犯罪预防。推进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宣讲和警示教育。
(五)国企党建全面加强。一是政治建设驰而不息。组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资系统宣讲会、中心组学习巡学旁听、“学习新思想 推动新发展”主题宣教、服务发展“先锋行”等活动,不断强化国资国企政治意识。二是基层党建重点突出。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建立融党建、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工作为一体的全面从严治党目标管理考核体系。部署开展市属国企基层党建重点攻坚“百日行动”,扎实推进“三个全覆盖”,全面补齐国企基层党建短板。三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实施“书记项目”,探索建立市属国企“双强型”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建立首批50名“双强型”人才储备库。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属国有企业用人管理的意见》,规范市属国有企业人员招聘和选拔任用。举办国有企业“支书课堂”市级示范、市属国资国企党务干部党性锤炼、“双强型”人才能力提升等培训班。
二、当前存在的不足
一是国有企业盈利能力不强。缺少有市场竞争力的经营型、效益型企业,市场化的经营机制还不完善,实体化项目运营水平不高,优质资产资源不足,存量债务较高,难以形成持续稳定的盈利良性循环。
二是国有资本布局不优。目前,市属国企低效无效国有资产较多,并且盘活处置中面临历史遗留问题复杂、公益项目较多等难题。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不快,服务项目建设、实体经济的能力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
三是国资监管效能仍需提高。市县区国资监管机构缺乏联动。国资监管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于市属国企基层党建、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不够深透,在统筹工作推进、督导上还不到位。
三、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全市国资监管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全会和全省国资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稳中快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宿迁“建设改革创新先行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江苏生态大公园’、全国文明诚信高地”目标定位,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致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六增六强”,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公司治理上突出先进快进,在国企改革上突出稳步稳妥,在国资布局上突出务实落实,在国资监管上突出创新创优,在党的建设上突出成效成色,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一)在公司治理上突出先进快进,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指导国有企业加快建立先进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向制度向管理要效益,打造提质增效2.0版本。一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指导国有企业制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进一步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全面推行市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制度,试点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指导市属企业董事会通过公司章程或授权书等正式文件形式向经理层授权。注重发挥好经理层作用,保障经理层职权。二是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鼓励企业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优化工资总额管理方式,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支持国有企业结合实际情况,统筹运用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完成全市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三是大力提升管理水平。指导企业参加对标一流企业管理提升行动,大力推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压缩一般性管理费用和非生产性支出。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国有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二)在国企改革上突出稳步稳妥,持续释放企业发展动能。稳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制定实施年度改革任务清单,不断激发企业活力。一是积极推进市场化实体化项目。注重市场化实体化项目运作,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推动城投集团做好江山春好房地产项目开发,抓好城投远大业务拓展,注重城市资产经营研究;交通集团加快交建公司资质增项业务拓展,做大停车场公司规模,提升物流园运营水平;水务集团运营好新划入的小岭公司,积极争取建设运营静脉产业园等项目;文旅集团加快推进皂河龙运城、新盛街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稳步开展全市旅游资源整合,丰富旅游产品要素提升竞争力。二是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市、县(区)国有企业与中央企业、省属企业、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之间按市场化原则有序重组整合。鼓励国有企业以上市为主要途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混合所有制企业全面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规范国有企业参股投资,加强参股股权管理,切实防止只投不管。三是加快推进存量资产盘活。按照“先易后难、分步推进、试点突破”的原则,指导企业认真落实低效无效资产盘活处置方案,有序推动企业盘活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探索公益性项目政府回购、使用者付费等新型国有企业参与政府性项目的投资建设模式,提高资产效益。深化“僵尸企业”清理,按照计划完成清理任务。
(三)在国资布局上突出务实落实,切实扛起国资使命担当。在国资布局优化调整中,全面落实市政市政府决策部署,主动服务支撑全市重大战略,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务实的目标举措。一是全力保障项目建设。聚焦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高铁商务区市政配套工程、上海路改造二期工程、学校建设工程等年度重点工程和民生实事项目,细化举措,严格考核,确保按照序时进度完成建设和运营任务。推动国有企业积极参与“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推动签约项目加速落地。二是稳步整合国有资源。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高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加快市域国资国企一体化发展,推进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资源在市、县区国企之间流动融合。三是主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有企业通过项目合作、产业共建、搭建联盟等市场化方式带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主动对接央企、省企和优质民营企业,协力推进招大引强。推动产发集团优化资本供给,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围绕“6+3+X”产业体系和20条重点产业链加大投资力度。四是持续聚焦主业主责。加强国有企业主业管理,实施主业投资和非主业投资分类管控,引导企业做强做精主业。完成对监管企业的主业确认,市属企业主业控制在3个以内。推动市属国有资本向服务全市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以及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集中。
(四)在国资监管上突出创新创优,有力提升国资监管效能。深入研究国资监管工作,创新监管机制,优化监管方式,不断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构建监管大格局。稳步推进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2021年基本完成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工作。完善市县(区)工作联系机制,指导各县(区)国资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国资监管制度,形成国资监管“一盘棋”。二是完善监管制度。全面开展已出台规范性文件清理,推进立改废释工作。加强国有企业竞争性领域投资监管,建立投资负面清单,实施“双重论证”制度。深化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体系建设,制定我市违规经营责任追究操作规程。制定市级国资监管机构出资人审批事项清单(2021年版)。三是创新监管方式。对持有股权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多元化的国有全资公司,探索实施有别于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和监管机制。统筹考虑国有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一企一策”调整优化经营业绩考核指标。按照统一部署,加快建设国资国企实时在线监管系统,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开展制度落实日常管理,严格执行问题整改监督闭环管理制度。四是防范安全风险。加强负债动态监测,分类处置到期债务,确保不发生偿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严格执行投融资、对外担保等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动态监测和分析,及时进行风险提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隐患排查整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五)在党的建设上突出成效成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企业改革成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努力争取省市党建工作荣誉,提升党建品牌成色。一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政治建设。指导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运用“巡学旁听”等督学促学举措,不断提高市属企业党组织理论武装水平。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国有企业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不断加强市属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三是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认真宣贯落实《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积极打造党组织、党员融入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有效载体。优化市属企业党建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持续开展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先锋行和党建工作品牌创建活动。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四是加强国资国企干部队伍建设。深入贯彻“三个区分开来”,深化落实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建立健全市属国资国企“双强型人才”培养使用工作机制,搭建“双强型人才”培养交流工作载体。重点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及特殊领域紧缺人才队伍建设。五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履行“一岗双责”,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反腐,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